大摩预测中国房地产将在H2触底前提是银行面临1万亿损失

发表时间:2025-04-26 19:36:15 来源:企业公告

  毕竟房地产作为我国很重要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最重要,房地产低迷影响的不单单是房地产本身,还会影响三四十个产业的发展,影响几千万建筑工人的收入,也会导致地方财政收入明显下降。

  这几年大家之所以明显感到难过,其实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经济被房地产给拖累了。

  如果房地产持续萎靡不振,大家的日子还会更难过,所以尽管大家对楼市有所反感,但最好祈祷楼市早点反弹。

  大摩在2024年12月份发布了《摩根斯坦利:全球及中国经济和市场展望》,这份报告涵盖工业周期,金融,房地产,贸易等各方面的报告。

  在这份报告当中,大摩特别针对中国房地产当前情况及未来走势做了一个分析。

  在大摩看来,2025年Q2中国的新房将会触底反弹,而在2025年下半年(H2)中国整体楼市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反弹。

  大摩通过数据分析,在排除政府收购的前提下,目前中国新房供应已经慢于销售的速度。

  2024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下降2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741万平方米,下降27.4%。

  与之对应的是,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

  照这个发展的新趋势,未来新房的库存会慢慢消化,新房市场会逐渐由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新房的价格也会慢慢回升。

  按照大摩房地产团队估计,截至2024年3月,中国共有23亿平方米的新房库存,这个库存的去化周期大约是29个月左右。

  面对高库存,这两年中国各级政府也在积极引导房地产去库存化,从2024年开始就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这一措施在某一些程度上能够刺激楼市的需求,同时未来政府也会亲自下场买房,这会促进加快新房库存消化。

  当前中国各大城市的库存确实比较高,尤其是三四线以下城市库存率甚至超过30%。

  所谓死库存,指的就是那些整体质量比较差的房子,包括位置偏远,户型差,质量差等等。

  按照大摩房地产团队估计,目前市场上超过30%的存量新房其实就是死库存,而且跟着时间的推移,估计有20%的在建房产项目也会成为死库存。

  对于这些死库存,即使实体市场稳定下来也很难出售,所以不应该考虑到供应当中,应该将它视作一种沉默成本,这种死库存最终将由银行承担坏账。

  而且大摩觉得中国金融系统在未来2-3年内很容易消化这些损失,银行每年可以消化3000-4000亿元的房地产不良贷款。

  按照30%的死库存来推算,未来2~3年,金融系统预计会有10,000亿元的信贷损失。

  虽然从整体来说,我国居民收入仍就保持增长,但是这里面其实也存在两极化,就是头部的人收入持续增长,但腰部以下的人收入都可能因为降薪裁员而受到冲击。

  所以我们正真看到一边是居民存款持续快速上涨,另一边是在楼市各种利好消息之下真正有能力买房的人并不多。

  如果未来普通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刚需人群的收入无显著的改善,楼市短期内估计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反弹

  楼市跟经济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这两年楼市之所以低迷,不单单是我国自身的原因,其实从全世界来看,受加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整体楼市其实都并不太乐观。

  面对这5大难题,未来经济能否像预期的那样出现反弹,这里面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楼市的发展跟信心其实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楼市,很多人都是遵循买涨不买跌。

  在信心比较充足的时候,哪怕整体经济并不太乐观,但楼市仍然有可能表现火热。

  但在信心不足的时候,即便居民存款保持迅速增加,楼市各种利好消息不断,但楼市表现仍然持续低迷。

  而最近两年,受居民收入以及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居民对楼市的信心明显降到了一个冰点,尤其是对于众多投资者来说,很多人都是持币观望。

  如果短期内大家对楼市的信心无显著的改善,楼市能否实际做到触底反弹有待观察。

  综合以上这一些因素,很多人都认为大摩预测中国新房将在2025年Q2反弹,楼市在H2反弹有点不切实际。

  在2024年10月份,高盛也曾经对中国楼市做过一份预测,按照高盛的意思,2025年中国楼市还会继续下跌,而且房价有一定的概率会继续下跌20%~25%之间。

  而高盛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基于目前中国的楼市库存比较高,但新房销售面积跟巅峰时期相比缩水太明显。

  如果新房销售面积没法恢复到以前那种水平,短期内想要实现楼市的反弹有点难度。

  其实我觉得谁都莫轻易相信,而是要从中国楼市真实的情况去分析,并实行动态分析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但综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潜在能力,楼市的实际库存,居民的收入增长,中国的城镇化,政府的救市措施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来看,未来1~2年中国楼市大概率会复苏。

  从2024年9月份开始,国家就推出了一系列楼市刺激计划,包括降低利率,降低首付,取消限售限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减免购房税费等等。

  这一系列措施虽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可以明显看出对楼市仍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对一二线城市来说更是如此。

  比如2024年12月份,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23个,比上月增加6个。

  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二手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

  另外2024年第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都实现了正增长,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从2021年开始,我国的楼市就进入了深度调整周期,从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截至目前,很多城市跟巅峰时期相比,房价跌幅都已超越30%,甚至达到40%以上。

  在房价深度调整之后,普通居民的购房成本一下子就下降,不论是首付还是房贷压力都明显降低,房价收入比降了很多。

  一方面是2025年市场流动性将会促进增加,房贷利率有一定的概率会进一步下降。

  有人预测LPR预计会下降30~50个基点之间,如此一来,房贷成本将会促进下跌。

  另一方面是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有一定的概率会亲自下场买房,去年国家就明确说要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支持地方政府购买市场存量商品房。

  而且根据一些外媒爆料,2025年这个收主力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最终的收储金额可能在3万亿到4万亿之间。

  如果有大量的政府东购收购商品房,当做保障房,那库存量将会显而易见地下降,有利于楼市止跌回稳。

  棚改货币化已经停了好几年,但去年国家已经明确说,2025年将会通过棚改货币化改造100万套城中村,未来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一旦棚改货币化持续落地,很多拆迁户手头只有大量的货币将会给楼市带来积极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存量商品房并没有大家想象那么多,市场上仍有大量的刚需人群还没有买房,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值得参考。

  虽然目前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6%左右,但户籍城镇化率只有50%左右。

  所以从长久来看,未来楼市还是有发展空间的,虽然不可能像过去十几年那样迅猛发展,但跟GDP保持同步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其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就明确说,2025年中国的楼市将止跌回稳,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大家收入不断下滑,失业率增加,五千多家上市公司,现在超过三分之一亏损,不少是巨亏,楼市触底反弹,基本不太可能

  有一套房或者没房子的都在唱跌,有多套房子的都在唱涨。从评论区看,房子还没有饱和,大家只是被平均了而已。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来源:东部战区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4月23日,美“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依法有效处置。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点火发射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日本、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重大进展”。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怎么样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目前,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波音飞机,原计划在2025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飞机(中国新闻网 参考消息)#波音 #特朗普#关税

  比亚迪汉L哪个配置最值得购买?#比亚迪汉L #比亚迪汉lev #比亚迪汉ldm #懂车帝抢先试驾 #宝藏女司机

  4月24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记者: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中国军队1990年4月首次派出军事观察员,现在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关键力量。请发言人介绍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情况。